返回第一千五百四十八节 诸儒(第2/3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和平。
    最起码他们只是嘴上嘴炮并未将嘴炮向人身攻击乃至于诋毁对手的先人。
    挠了挠头刘彻对一旁的绣衣卫官员问道:“现在有多少儒生报名了?”
    “回禀陛下除上次情愿者三十五人外目前只增加了四十余人……”
    好嘛……
    长安城里嘴炮打的震天响搞得刘彻都以为董仲舒、胡毋生等人都要跳到天上去了。
    结果……
    就忽悠了这么点人……
    是胡毋生等人逼格太低号召力太差?
    还是这些家伙只是在演戏给他这个皇帝看?出工不出力?
    刘彻不得而知。
    妈蛋!
    刘彻在心里腹诽了一句站起身来望着那个绣衣卫官员对他问道:“给朕继续观察……加大侦刺强大必要时可以启动密间!”
    这些年来随着绣衣卫名声渐显吃过亏的官僚贵族和名士们都学乖了。
    现在再也没有人敢公开议论怎么造反。
    更没有傻蛋在公共场合大肆宣扬自己对于国政的不满了。
    大家都学会了暗箱操作和暗室商议。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绣衣卫早在数年以前就已经针对性的在很多敏感人物和重要大臣、贵族的身边埋下了暗子。
    这些暗子平时恭谨如常循规蹈矩甚至有人成为了监视对象的心腹乃至于女婿。
    在正常情况下他们不会传递任何情报也不会与绣衣卫有任何联系。
    除非被唤醒。
    不然
    他们就是泰山的好女婿老师的好学生和上官的忠诚爪牙。
    一旦被唤醒他们就会立刻将过去侦查到的情报全部传递回绣衣卫。
    对于那些被监视的目标来说这样的密间根本无法防范。
    当然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配备密间。
    只有那些重要人物和敏感人物才能享有这种绣衣卫的贴心‘保护’待遇。
    如今刘彻下令准许暂时唤醒一些密间。
    这让这个绣衣卫官员很惶恐甚至嗅到了一丝危险。
    按照过去的经验密间一旦唤醒就可能会出现大案毕竟这些人手里掌握了大量某些高贵的大人物不为人知的黑暗和龌龊之事。
    一旦翻出来足以让一个君子形象轰然倒塌。
    所以这个官员不得不请示:“陛下若有它事是否启动调查?”
    刘彻闻言思虑片刻后摇了摇头道:“若无必要不要唤醒密间也不要轻易的去调查……除非有朕的批准……”
    文人嘛怎么能没有一点臭毛病和丑事?
    无论古今那些看上去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大文豪、大学者哪一个又真的如他们的文字一般光明磊落了?
    反正野史之中故事之内总有很多段子在传。
    至于真假?
    只能说空穴未必无风。
    别说后人了孔夫子自己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完人。
    所以呢对于文人刘彻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
    只要他们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学问别随随便便就跳出来跟他唱对台戏刘彻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的让这些家伙自娱自乐。
    毕竟与文人为敌胜负姑且不说后果和代价常常会沉重的让人难以接受!
    …………………………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场源自长安的呼吁和倡议开始向关东地区蔓延。
    雒阳的儒生对此的反应与长安差不多。
    嘴炮喊的震天响私底下辩论起来也是轰轰烈烈但是具体到行动就没有几个人了……
    毕竟雒阳人又不傻。
    塞外多冷啊!
    而且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吃吃不好睡睡不好。
    君子们才没有这个决心和毅力呢!
    再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