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五十四节 官制改革(3)(第1/4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斗食之上为有秩有秩者一百石至四百石……”刘彻继续说着。
    有秩阶级一直是大汉帝国的基层中坚力量和地方行政事务的能吏。
    他们构成了帝国统治秩序的骨架和轮廓。
    但凡皇帝想要对基层进行有效统治和管理就不能不依赖数量庞大的有秩群体。
    他们是亭长是蔷夫是游徼是税吏是少府工坊的负责人是某个重要桥梁的管理者是某个要塞的守门官是某支战功卓绝的部队的队率。
    同时他们还可能是地方上横行的恶霸鱼肉乡邻的无赖为非作歹的土豪。
    自古以来基层烂则全国烂基层强则天下强!
    自元德四年开始刘彻就潜心经营和矢志于巩固自己在基层的影响力和掌握力。
    一批批考举士子被派遣去关中的亭里锻炼和磨砺。
    数以万计的退役将官、伤残有功士卒被任命为亭长被任命为蔷夫、游徼。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如此庞大的基层骨干力量大汉帝国的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才能如此之强。
    讲老实话这些人的待遇其实还可以。
    甚至可以这么说有很多低阶官员宁肯不升迁也要赖在原职。
    为什么?
    因为基层油水多啊!
    而且权力大啊!
    刘彻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年他还是太子之时微服至新丰的所见所闻。
    区区一个蔷夫就可以逼着百姓溺死自己的亲生骨肉!
    不过一介蔷夫
    便可以操纵十里内外的兴衰荣辱让百姓战战兢兢怒不能言!
    这还是在关中在天子脚下在尚武的关中!
    可想而知在关东地区尤其是齐鲁吴楚淮泗一带地方上的恶霸该嚣张到什么地步?
    旁的不说刘彻就记得窦婴的小弟灌夫一家就让整个颍阴地区民不聊生百姓对于灌氏竟敢怒不敢言!
    另外当初刘彻微服至河东路见大阳百姓惨状。
    河东十数万灾民竟在一二酷吏面前畏手畏脚不敢言怒。
    所以基层的问题特别重要!
    甚至可以说基层组织的强弱关乎国家生死存亡!
    “自今以后有秩一级皆以乡官而称之乡官任满二十年无过失无坐法事则皆赐几杖许见官不拜入衙趋走……”
    “另除本职俸禄、津贴及补助外乡官还可享每五岁举荐一子弟入读天下学苑其子弟束由少府出之……”
    基层官吏的俸禄其实都还不错毕竟他们现在加上杂七杂八的津贴和一些油水已经足可供他们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了。
    至少是衣食无忧!
    所以刘彻只给他们增加了一些荣誉和特权以此激励之顺便也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想要保住那就千万别犯法。
    刘彻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达到减少和防范基层腐败和肆意妄为的事情。
    毕竟刘彻和汉室对他们不薄他们也没有理由再去腐败、贪污乃至于对百姓敲骨吸髓了。
    有良心的应该会知道怎么做了。
    哪怕是没良心的大约也会收敛一些注意些吃相了。
    不然传出去名声臭了可是要出事的。
    当然刘彻也没指望靠着地方基层官吏的自觉自律来做事情。
    他很清楚乡贤什么的倘若没有什么强有力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他们。
    光想着用道德、民心一类虚无缥缈的东西来限制那是痴人说梦。
    是以刘彻准备拿出一个大杀器!
    他看着晁错道:“除此之外朕希望卿与九卿有司协商一下拿出一个类似平贾擅权的框架用到乡官上……”
    “朕的想法是这样的……”
    “乡官之中诸蔷夫、游徼、亭长之官身负父老之望受朕之命为地方之亲民官为天下之重不可不慎……”
    “朕当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