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漫长的一个月(第1/2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式的交战打了将近两个时辰(四小时)后续小规模的交战则是打到傍晚。
    因为管理体系无法跟现代相比……其实哪怕是到了现代一天交战下来损失了多少人好像也不是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精确统计?
    总得来说老智家这边无法精确统计损失了多少人联军那边的状况也是一样对于造成敌军多少死伤方面双方基本也只能是不那么靠谱地进行猜测。
    “我军折损战力约四千余人敌军死伤应有万余?”子路说道。
    折损战力不代表就是阵亡受伤或残废也算失去战斗力。
    打了一整个白天怎么双方的死伤数量加起来怎么就那么点?
    其实要不然呢?又不是拿着机枪扫的年代更不是动辄地毯式轰炸的时代。即便是进入热兵器的时代除非双方是拼红了眼否则死伤方面也不会太夸张。
    智瑶问道:“指挥如意否?”
    子路非常慎重地说道:“各军无有迟疑如臂指使也!”
    这就好。
    说明老智家以及辅氏、附庸贵族没有拿军令不当回事。
    智瑶又问道:“敌军以何方力强?”
    子路没有思考说道:“范氏之师强也。”
    又是一个实情。
    白天交战下来晋军这边在与各诸侯的交锋中损失并不惨重仅仅是范氏的军队对付起来比较吃力。
    讲人话就是老智家的军队跟列国各军打伤亡换算能达到一比五;跟范氏打则是维持一个伤亡换算比持平。
    如果范氏是“完整体”的时候其实智氏压根就打不过范氏。这个是范氏不但军队数量比智氏多质量方面范氏也优于智氏。
    总体来说还是智氏颓废的时间有点久了没有强势的家族导致内部颓丧人心方面也不齐。
    因此内战爆发之前智氏不但打不过范氏赵氏、魏氏、中行氏的战斗力也比智氏强智氏能欺负的也就韩氏。
    而韩氏也就韩起那一代雄起了一下下其余不管是韩厥或是其他家主都是属于垫底的卿位家族。
    智瑶忍不住就想道:“如果士吉射和中行寅在内战时不分兵屡屡让赵氏、魏氏和韩氏能够用三家之力单独对抗其中一家换作是范氏和中行氏一直合兵内战的结局也许要改一改。”
    那并不是说笑怪只怪士吉射和中行寅自己玩脱了。
    尽管是那样赵氏、魏氏和韩氏跟范氏、中行氏一场内战打下来得胜的赵氏、魏氏和韩氏还是损失惨重以至于让智氏有独战诸侯联军的表现机会。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以智氏为首的晋军跟诸侯联军在“共”这边一再交战后来双方都不再满足于正面交战各种挖坑埋人的手段频出。
    比较可惜的是联军那边没有一名孙武一般的人物智氏这边的智瑶还没有成长起来互相算计的打法进行得比较稚嫩。
    子路本身也不是一个擅长玩“兵者诡道也”手段的人他对打堂堂正正对垒的模式比较熟悉。
    而在这一个月里另一个战场的交战也是一直在持续。
    那个战场在“沫”以赵氏、魏氏和韩氏为首的平叛阵营以范氏、中行氏为首的叛军阵营他们围绕着“沫”连番拼杀战况比较诡异的是平叛阵营竟然屡屡失利。
    赵鞅不但没有能够攻下“沫”城好几个局部战场也是一再战败后面竟是派人到“共”这边向智氏求援。
    “一月有余我军阵亡四千余人伤残一万四千余人怎有余力增援于‘沫’。”智申好歹是统帅哪怕仅仅是作为招牌麾下出现多少损失还是要掌握信息的。
    诸侯那边半个月前有郑军过来支援只是卫军和宋军先后退出战场。
    另外齐国从晋国东北部发起了入侵相继攻占了晋国的七座城邑。这些城邑属于赵氏极大地牵扯了赵氏的力量大概也正是这样才让赵鞅无法专心致力攻打“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