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章:吓死个人了(为盟主好书叔贺!)(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获得卿位对于智瑶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激动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以功得位的典型不是什么父死子继。
    事实上是智瑶以前不愿意要不然早就能够获得卿位。
    所以比如魏驹、韩庚等一些二代依靠祖辈的荣光和家族的实力才获得卿位某种意义上做成诸多大事的智瑶获得卿位显得更加得体。
    当然了智瑶就是出身好有一整个智氏能被调用。而这个其实就是asxs高的好处反过来说有些的人出身不低他们却是难以办成什么事。
    智瑶获得卿位不用“名正言顺”来定义其实是父死子继才是这个时代的“名正言顺”立下功劳再获得高位反而不是社会的主流。
    说白了当代就是一个“王侯将相有种”的时代功劳什么的是次要有一个好爹才是至关重要的。
    享受了出身带来的实际好处智瑶才不会干端起碗吃完再骂娘的事情。
    智瑶有心去改变出身决定一切的现状做法方面却是不会太急。这么做可能有点情操在内更多是希望给自己的国家铺路未来能够挖掘出更多的人才完成立国之后的另一个伟业。
    那个伟业在智瑶看来是大一统事业其实干的却是一种谋朝篡位。
    事实就是目下周王室的周天子还是共主哪怕周天子没有实权一天被承认为共主人们的认知中现状就是一种大一统。
    需要哪天没有了天下共主各分封国不再视对方为统一体制之内大一统的理论才会有其基础。
    有天下共主为前提打的是一种争霸的战争期间的扩张和灭亡就是一种优劣淘汰够不上太高的意义高度。
    因此吧?那一天诸侯还承认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在这种背景下智瑶却想将所有诸侯兼并掉说难听了是谋朝篡位修饰一下则能用“革命”这说法。
    就是革命没错了人家成汤很早就革过命。
    只要智瑶能做得好未必不能得到一个“智伯革命”的历史定义是吧?
    智瑶觉得自己获得卿位是理所当然其余人却不那么想。
    首先智氏内部在得知智瑶获得卿位并且是成为下军将人心得到了极大振奋。
    再来就是智氏之主智申作为“元戎”再有智瑶成为下军将一下子就掌握了两个军团的编制瞬间让智氏族人、家臣和附庸觉得家族变得极其高大上了。
    尽管智瑶内心很平静还是知道提振内部人心的作用抓住时机赏赐一些本来就会受赏人再规划出一批物资用在各阶层赏赐上面。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来并不是什么贬义后来才在词义上慢慢变了味而已。
    在家族体系之下哪怕是到了宗族体系的时候一个人发达了就会让整个集体有好处。
    同理一个人发达了很多人会获得好处他们享受到了鸡犬升天的益处等某天那个人倒霉被一起清算讲实话就是没有无辜之人。
    很简单的道理哪能光占便宜不承担其后果。
    所谓的好处不一定是仗势之下的为非作歹平时吃喝用度也能算得上。
    毕竟谁也不知道用于吃喝的钱财是怎么来的扯基本就是扯不清。
    有了以上的观点能说连坐很酷烈吗?怕是不能的。处置的时候不干一刀切操作其实就是最大的公正了。
    毕竟祸不及家人是不是要有一个福也不及家人的前提呢?
    成为“卿”的智瑶获得了一个任务与魏驹一起操办晋定公的丧礼。
    “予一人未派天使至诸侯亦需以邀请另有墓室尚未修建一事。”魏驹其实不想留在都城奈何死了国君呢?
    诸侯死了确确实实是需要周天子派人过来进行确认。
    不管是不是寿终正寝其实等天使到了之后死了许久的诸侯哪怕是有冰块冻着也会是硬邦邦的模样除非是有明显的伤口要不然还查什么死因啊?
    所以诸侯的死有没有蹊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